• 24小时电话:029-8229 6877 急诊电话:029-8228 6120

医养结合 | 老人脸色越来越有光泽 我们选对地方了

时间:2023-02-27浏览量:0

     根据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最新消息: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8亿,增长1268万,比新生人口多312万。中国人口61年来首次负增长,意味着中国老龄化将会越来越严重。


     老年人有两怕:一怕失能,二怕生病。生病了,躺床上不能动,只等同样高龄的老伴在身边照料,此种情况在整个中国都存在。面对老龄化的“危”与“机”,如何破局?张老先生的经历或许可以给出答案。

微信截图_20230227155058

     2022年12月初,83岁的张老先生顺利转入和平新时代护理院,压在老伴缪阿姨心头的难题总算得以解决。护理院的出现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了另一种养老选择。


     去年10月,张老先生因吸入性肺炎入院,经治疗后病情平稳,但基本失去自理能力,只得卧床休养。可出院后的照护成为家人一大难题,“人随着身体的衰老,往往需要一些相对专业的医疗和护理,尤其是病后的照顾。我虽然是医生,可也年近花甲,身体也不好,根本照顾不了他。”缪阿姨退休前是一名牙科教授,从医数十载,两年前因甲状腺癌做了甲状腺全切手术,身体状况大不如前,照顾老伴实在有心无力。“年轻时就天天围着医院转,到老了还是要围着医院转”,回想起当时的困境,缪阿姨语气十分无奈。


     后来儿子多番打听,在朋友口中了解到“医养结合模式”,这正是他们需要的。经过实地考察,决定将张老先生转入和平新时代护理院。


医养结合见“疗效”

     “到现在3个多月,住下就不想走,最合我心意的是这里具有医疗资质,有经验的医护团队,能解决我们的治疗、康复问题。我眼见他的精神状态明显好了很多,这给我们家属省了不少事,真的来对了!”三个月来,在医疗团队和照护团队的精心照护下,张老先生身体及精神状态有很大好转,家人事事尽无忧,缪阿姨脸上的笑容不断,也恢复了往日的热情开朗,闲暇时间说起张老先生年轻时的累累功绩,十分骄傲。

微信截图_20230227155109

     1964年10月16日,我国首颗原子弹爆炸引发的那片冲天而起的蘑菇云,改变了新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从此世人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在新中国的工业重镇——包头。两年后,刚刚大学毕业的张老先生志气满满,怀揣理想与抱负,踏上向西的列车,来到位于包头市的核工业部202厂。此后三十年如一日,高标准、严要求,深深扎根在他热爱的核事业领域,功绩十分显著,荣获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微信截图_20230227155137

     除了工作上的累累功绩,生活上张老先生和缪阿姨也称得上琴瑟和鸣,感情十分深厚,“我很感激他,无论是对我工作的支持,还是对家庭的责任感,他都称得上好伴侣。我现在就希望我们能够继续相扶到老,好好过完后面的日子!”


谁都有老的一天,这并不可怕!

     “谁都有老的一天”,这是护理员彭阿姨时常照护张老先生这两个月里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她眼中,每一位入院老人都是要用心去照护的,换衣、擦洗、喂饭......彭阿姨专业的手法和用心的态度让缪阿姨无比放心。“我们在一起这么多年从来没分开过,我每天都要过来看看,现在来了之后越来越插不上手了,他总说‘让小彭来......’生活、饮食小彭都打理的井井有条,作为家属我真的很放心”。

微信截图_20230227155154

     相较于普通养老院,和平新时代护理院依托和平中医医院,入院的老人不仅生活上有人照顾,全天候24小时提供服务,同时还具备有经验的医护团队,管理规范。尤其是对于八九十岁失能、有慢性疾病、轻医养的长者,在这里做到对慢病进行管理、小病不出院就能解决。

微信截图_20230227155204

     生活照护上,由医疗团队和营养膳食团队根据老人身体疾病情况,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特地制定适合老人的康养膳食菜谱,除了保证老人基础营养外,还可以起到一定的康复疗效。


     在和平护理院,让自理老人生活有品质,让失能老人生活有质量是永恒不变的追求,我们的诗和远方,都在有爱的地方。


    愿天下父母安康,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医养结合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