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小时电话:029-8229 6877 急诊电话:029-8228 6120

《桂枝汤》

时间:2023-04-28浏览量:0

      群方之冠、食疗之首、《伤寒论》第一方,古方中能得此殊荣的无疑只有《桂枝汤》。由它衍化而来的方子光在《伤寒论》中就有20多个,占了1/5,其家族可谓势力庞大,这是《伤寒论》中其他任何一个类方都无法比拟的。 

     古方趣闻

     传说《桂枝汤》是商朝伊尹所制,后由张仲景收入《伤寒论》。伊尹是中国最早的烹饪大师,同时也是商朝辅国宰相。相传,他将烹饪理论与治国之道结合起来,曾道“治国如烹小鲜”,即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煮小鱼不能多搅动,多搅则易烂,比喻治大国应当无为。


     不过,很多人不知道,伊尹还是中药汤剂的发明者。伊尹善烹调,又出生于草药丰富的伊水流域,精通医学,在为百姓治病的过程中,他总结出一个经验:将草药煮熟服下,比生食效果要好。


  于是,他总结本草治病的经验,再结合烹调技术,创制了许多汤方。《桂枝汤》就是用辛香调味料创制的,其中的桂、姜、枣至今仍是我们厨房里的常用调料。因此,有学者称《桂枝汤》为食疗之首。

微信图片_20230424094732

      桂枝汤组方:桂枝、芍药、生姜各9克,大枣3枚,甘草6克(*剂量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桂枝汤》现常用来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也可治病后、产后的低热等。《伤寒论》中记“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是说服药后,要吃点热稀粥,这是最高明的地方。

     《桂枝汤》的重点,在调理内脏的不平衡,其着眼点在脾胃,脾胃之气不足,营卫之气则紊乱,所以,张仲景让喝桂枝汤后,喝一碗热粥,这是滋补脾胃的,用张仲景的话来说,是“以助药力”,一方面借热粥的温热来促进散寒,另一方面借助谷物之气以滋补脾胃。


     古方延伸:桂皮和桂枝一样吗?

     不一样。桂皮是天竺桂、阴香和川桂的树皮,中医认为桂皮味辛、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腰膝酸冷、寒疝腹痛、痛经、跌打肿痛、创伤出血等病症。而桂枝是植物肉桂的嫩枝,中医认为其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脾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等作用,对风寒感冒、寒凝血滞、痰饮、蓄水证以及心悸等病症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