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电话:029-8229 6877 急诊电话:029-8228 6120
时间:2023-02-18浏览量:0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翻开神经内科袁丽主任的工作札记《医海拾零》就看到袁主任摘抄的诗句,她略开玩笑地说“哎呀,文艺女青年”……1994年刚升入主治医生的袁丽争取到北京协和医院进修一年的机会,怀着对医学最高殿堂的敬畏之心,带着激动和对医学的执着追求进入北京协和医院。
正是在协和的进修,让她建立了如何做一名好医生的标准,她说协和有三宝,教授、图书馆、病案。窃以为大教授都是高高在上实际却平易近人,病案馆里各种疑难病历让她目不暇接,看着前辈们手写的中英文病历,尤其是妇产科先驱林巧稚的病历字迹工整,内容详尽,一丝不苟,令她深刻体会到前辈们一心钻研医术,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医学,一切为患者的医学精神。
“协和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这让我一辈子受益,给了我当医生、当好医生的标杆”。袁主任所在的神经内科脑血管病病人多,致残率高,老年病人居多,以脑梗死急性期、脑出血急性期、面瘫、带状疱疹、高血压及神经康复病人为主,杂症多,盾症多,时不时就能碰见疑难病例。
去年夏天科室收治一名视神经脊髓炎患者,患者的情况让从医30年的她直呼罕见。视神经脊髓炎这个病大家听起来可能觉得有点陌生,有一些患者会因为视力下降,找眼科就诊,有的患者找骨科就诊,但其实最终确诊及治疗都是在神经内科进行。这个病是比较罕见的,患病率大概是万分之0.25,每十万人中有2.5例,女性居多,袁主任说自己从医快四十年也只见过三、四例。对这个病人的治疗方案她格外用心,查阅资料,请教专家,患者及家属非常认可袁主任的医术医德,在病区持续性就诊。
多年临床工作练就她说话快,走路快,思维快,对待每一位病人,都能做到认认真真检查、详详细细解说、兢兢业业施诊。很多脑梗、腔梗的病人,面对偏瘫、失语时,情绪非常低落,担心以后生活不能自理,说着说着就哭了,针对这种心理,她会多次鼓励他们坚持康复锻炼,为其树立康复的信心。
当遇到患者家属不理解时,她会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都坚持每天下班前详细查看每一位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做到视病人如亲人,了解他们的病情和疾苦,病人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赶到他们身边。
无论春夏秋冬,她始终坚持在岗位的第一线,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忠实履行做一名优秀医生的职责。作为科室带头人,她深知只有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在专业领域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内科学新进展,工作札记本《医海拾零》是她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病症、难题的解答,很多内容来自诊疗指南,字迹工整的记录各病种分级及发病期体征。
为打造一流的技术团队,她采取了广泛学习、加强交流的方法,在早交班会上带着年轻医生一起学。老年病人多病共存,集体讨论时她强调,人是一个完整体,不论现代医学分科多细,但治病的整体观和整合观不能缺,临床就是要站在病人床边,坚守一贯的整体模式,科室采用中西医结合,将西医着重治病与中医着重治人相结合。去年8月病区床位从50张扩展到78张,求医者络绎不绝,不断收到患者感谢信,有时一床难求。在她的领导下,神经内科取得了稳步的发展,在每年的科室评比中名列前茅,塑造良好的医护人员整体形象,2022年科室被评为先进科室、护理质量奖。
目前神经内科已形成了自己的专业专科特色,集神经科临床、神经康复为一体的综合诊疗体系,能够完成专科从疾病诊治、康复、回归社会的治疗全过程。2023年科室将在超急性期脑梗死病人的静脉溶栓,腰椎穿刺技术,脑血管造影方面提升技术实力。